一边是“打鸡血”的学生高喊:
“我就是要拱城里的白菜”
一边校长儿子被曝高考移民
难道就这么信不过自己的教育水平吗?
衡水中学出了丑闻。
说来讽刺,这所学校常年被誉为“高考福地”。有人却舍近求远,高考取道西藏。
这个人,还是校长儿子。
澎湃新闻
这事被曝光,是因为网络上一封题为《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的儿子郗xx涉嫌高考移民》的举报信。
什么是“高考移民”?
通俗来说,就是从竞争激烈、分数线高的地区通过转学或迁移户口等办法到高考分数线低、录取率高的地区。
根据举报材料,郗xx高中三年来一直在衡水中学学习生活,今年6月高考时却从西藏参加。
衡水中学官微
其父郗会锁2018年6月前后担任河北衡水中学党委书记、校长。
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任西藏阿里地区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正是由于这一层身份,郗xx以援藏干部子女身份于2018年3月落户西藏阿里地区。
澎湃新闻
这个时间点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郗会锁在自己将要离任的时候,把儿子的户口弄到了西藏。
其实那个时候郗xx大致还在上初三,后面高中三年努努力狠狠提分也不是没可能。
但他面前,显然早有一条已经安排好的捷径。
根据西藏教育考试院发布的《西藏自治区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
我区干部、职工子女户籍在藏的,其子女可以参加当地高考。
招生简章里没有声明具体的审核条件,
根据相关人士作答,援藏干部子女在藏参加高考有两个必要条件:
1. 户籍必须已经落户西藏。(学籍未在考量范围内)
2. 援藏满三年。(或承诺满三年)
西藏阿里地区教育考试中心方面的回应是,
河北衡水中学校长郗会锁之子郗xx因郗会锁援藏未满三年,
其子虽具备西藏户籍,
但不符合报考相关政策,已取消郗某某高考资格。
整件事很微妙,援藏确实援了,户籍确实有了。
违规之处在于郗会锁援藏时间仅有1年零9个月,显然不足以满足援藏三年的相关规定。
这种情况下,
郗会锁为何宁愿冒这个险,也要“想办法”让儿子去西藏参加高考?
这要从西藏的特殊高考政策说起。
01
郗xx参加西藏高考,就相当于享受原户籍的优势教育的同时,又能享受西藏低分数线的高考政策。
一举两得。
更何况,西藏高考还具有国家面向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支持政策。
试卷方面,采用难度系数最低的全国三卷。网传对比全国一卷,三卷考生能多考60分以上。
竞争方面,全国压力最小,每年只有2万多考生。
分数线优势更明显——
汉族普通生源只要考425分以上,就能上一所重点本科。
这要放在别省市,简直想都不敢想。
图源:网络
但郗会锁不仅敢想,还做到了。
按这份“特制高考指南”,郗xx顶着校长儿子的压力,不仅可以少考很多分,还能享受加分政策。
藏区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规定
此外,有网友扒出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官网5月公示信息,
显示郗xx入选了“强基计划”。
这项计划是国家为选拔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而准备的。
报名后,以高考分数为入围资格,以高考分数及校测分数的综合成绩进行录取。
每年,国家重点大学录取生源中有相当比例都来自强基计划。
作为从事教育行业的一份子,郗会锁校长为儿子未雨绸缪也说得过去。
整个事件里,最魔幻的是——
多少家长、学生为挤进衡水中学耗尽心力的时候,
校长儿子却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
衡水中学真的造不了神。
02
这就好比钱钟书笔下的围城。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郗校长费尽心力给自己儿子弄到藏区户籍,全国家长却削尖了脑袋想把孩子弄到衡水中学。
一位衡中在读生暴露了真相:
很有意思的现象,堂堂衡水教育局公立的衡中,在里面上学的一半甚至要多不是衡水本地人。
每年都有大批北京天津户口的学生想方设法去衡中读两年,然后等到高三的时候再转回原地参加当地高考。
再远一点,云南、山东…河北其他市的学生都在以各种方式迁到衡水抢占衡水中学的名额。
恶性循环是,衡水中学虽然闻名于全国,
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却因为竞争不过外地人,反而去了其他学校就读。
回过头来,
重新审视衡水中学奉行的教育模式。
“双眼一睁,开始竞争。”
可悲的是,学生们再怎么争,也争不过那些起点高的人。
入学,衡中只招收成绩最好的学生。
600分以下的学生家庭,经济压力大的,看到高昂的学费单,大概都会望而却步。
从这个层面来说,里面的学生非优即富。
层层过筛后,衡中想不成为“高考工厂”都难。
与这份清单相对应的是,
2016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39人
2017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175人
2018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超过200人
2019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275人
2020年高考清华、北大录取人数73人
衡水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三四线城市,因为高考,彻底火了。
连带着,还给当地经济拉了一把手。
03
当然,以上讨论的这些,不能否定衡中学生的自身努力。
衡水中学的一天,曾被全网吹爆。
他们满满当当的日程表里,几乎没多少自由喘息的时间。
5点30,天还没完全亮,衡水的学生们已经陆陆续续起床了。
他们没时间赖床,必须迅速起床穿衣洗漱,带上课本就得冲向操场。
准备晨跑的几分钟里,学生们开始“操前读”,拿着英语或者语文书大声朗读或背诵。
6点,学生们开始每日跑操。
7点,学生们开始完成每日常规晨读。
半个多小时的晨读时间结束后,是紧巴巴的早餐时间。
留给学生们奔去食堂的时间大概只有十分钟。吃饭时不允许看书学习聊天,吃完就得赶回教室开始早自习。
8点,学生们正式上课。
9点,学科老师集体教研。10点,学生户外活动,全校学生都要去跑操。
12点,学生们开始在食堂打饭吃饭。
13点,午休。禁止看书写作业、说话玩闹、吃东西、甚至上厕所的,就算睡不着也只能躺着保持安静。
14点,开始下午的课程。
17点,印刷人员赶印次日习题。
18点,观看每日新闻。
19点,自习课开始。老师会给学生答疑解惑,前两节自习课是老师指定的科目,有精确到分钟的任务。最后一节自习课学生自己安排,可以针对薄弱项查漏补缺。
22点,晚自习结束,学生们回宿舍准备睡觉,而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洗漱完毕躺床睡觉......
这样严苛的学习节奏,其实很多地方读过高中的人,都有过类似“打鸡血”的经历。
高中三年,很多地方学校里的学生过的都是四点两线的生活。
教室——操场,学校——家。
学校本是崇尚教育公平的地方,郗校长的做法无形中戳破了一句“假象”:
小明上了985,小红上了普本,他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在投机主义面前,机会却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04
郗校长的儿子成绩到底如何,具体情况外界不得而知。
通过衡水中学官网的宣传内容里,郗xx应该也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或许出于想规避落榜风险,才选择了“高考移民”这条路。
衡水中学的高考榜再怎么金闪闪红灿灿,也不可能成为一道真正的“保过符”。
郗校长的打脸行为,反倒给了大家一个明白。
国家鼓励援藏是地区政策上的事情,内在的教育公平又是另外一件事。
没有哪所中学能够真正批量生产学霸。
一位衡中学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
说实话如果在今天这个社会,只有高考是最公平的东西。
更是寒门为数不多的一条出路。
看得出,他是真的很珍惜这个机会。
感谢命运让他实现了弯道超车。
别让那些——
原本深信高考能改变命运的学子们
寒了心。
; t1 u* J& k- ^& ~$ m- e# ]+ F